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起航”之时,全部家当加起来不过几千吨;1965年以前,中国技术水平落后,无法自行设计建造万吨轮,备受国际忽视与冷落;20世纪70年代,中国只能建造装箱量几百箱的集装箱船……这些都是彼时我国船舶工业落后的印证,掌握不了“国之重器”的核心研制技术,成为我国舰船事业长期受制于人的痛点。 为改变船舶工业长期落后的局面,1950年,新中国第一个舰船科研设计机构——船舶工业局技术处船舶设计组在上海创建。这个当年仅由18位科技工作者组成的船舶总体设计组,就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的前身。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代代七〇八所人砥砺奋进,同中国船舶工业共成长,不仅成功研发了人民海军80%以上的舰船型号,还作为中国民用船舶研发设计事业的开创者,在运输、科考、钻探、疏浚等领域独领风骚,逐步将“国之重器”的研制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实现了中国船舶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始终以研发一流海军装备为己任 七〇八所始终坚持以军为本,以为人民海军研发一流装备为己任。70年来,该所突破了一批新型舰船设计、结构设计、新型装备装舰等关键技术,在舰船研制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功研制了一批海军急需的新一代水面舰船,填补了多项领域的空白,为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战略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支撑。 被誉为“航母奶妈”的综合补给舰呼伦湖舰、热映影片中频频亮相的综合登陆舰昆仑山舰、被誉为“共和国第一舰”的“郑和”号训练舰、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第一艘专门用于海上医疗救护的“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这些为军迷们津津乐道的明星舰船,皆出自七〇八所之手。 为我国航天事业保驾护航的“远望”系列航天测量船全部由七〇八所研发设计。从1980年执行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试验海上测量任务,到近年来牵手“神舟飞天”“嫦娥奔月”,“远望”系列航天测量船都成功完成了测控任务,测控成功率达100%,成为我国发展洲际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陆海天三位一体测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019年4月23日,在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中,七〇八所设计的呼伦湖舰、太湖舰、徂徕山舰、五台山舰、沂蒙山舰、五指山舰、戚继光舰、海洋岛舰、“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等舰船铁流澎湃,履行使命,接受习近平主席的检阅。 新中国民用船舶研发设计的开创者 20世纪50年代,七〇八所就成功设计了高级客货船“昆仑”号、海洋调查船“实践”号等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船舶:由该所于1958年研发的万吨级远洋货船“东风”号,一举改写了中国不能自主设计万吨轮的历史;1978年研发的国内第一艘采用国际规范公约设计的“长城”号散货船,率先为中国船舶工业叩开了走向国际市场的大门。 进入新世纪,七〇八所成系列推出了满足安全、节能、环保理念、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力船型。20.8万吨散货船、3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VLOC)大获成功,传统强项油船从灵便型、巴拿马型、阿芙拉型、苏伊士型到超大型油船(VLCC),形成完整系列。在超大型集装箱船领域,该所打造的10000TEU、11800TEU、13500TEU、18000TEU、20000TEU、21000TEU、22000TEU系列船型得到了国际主流船东的认可,已斩获百余艘订单,成功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七〇八所设计、在建的22000TEU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是全球首款采用双燃料推进的超大型集装箱船,成为了七〇八所集装箱船研发历史的最高峰。 海洋科考装备是七〇八所的传统强项。“向阳红”系列科学考察船、“海洋六号”可燃冰综合调查船、“科学”号综合科考船、“东方红3”号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等一批先进装备在我国海洋科考事业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如今,七〇八所的海洋科考装备设计能力由跟随走向引领,多项关键指标可比肩国际一流装备。 此外,七〇八所还研发设计了国内第一艘液化石油气(LPG)船,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该所已全面形成了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的自主设计能力。 我国最早涉足海洋工程领域的主力研发单位 20世纪70年代,七〇八所成功研发了我国第一座自升式钻井平台“渤海一号”、第一座座底式钻井平台“胜利一号”、第一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勘探三号”。近年来,该所又开发了40~120米系列自升式钻井平台、深水钻井船等海洋开发装备。特别是通过对“海洋石油981”号半潜式钻井平台工程项目的研究设计,该所掌握了先进的深海半潜式平台总体性能、模型试验、结构设计、定位系统设计、动力系统设计、电力系统设计和钻井系统设计等各项关键技术。 20世纪80年代,七〇八所研发了我国第一艘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渤海友谊”号。近二十年来,该所又成功研发设计了近20艘FPSO。这些FPSO的设计水平达到世界一流,不仅满足了我国海洋石油发展的需求,还赢得了国外船东的青睐。 近年来,该所面向全球疏浚产业需求,着力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双高”工程作业船,重点开展了耙吸挖泥船、绞吸挖泥船的系列化、标准化船型研发工作,成功研发了国内最大的2万立方米耙吸挖泥船和5000千瓦绞吸挖泥船,打破了国外垄断。被誉为“造岛神器”的“天鲲”号就由七〇八所研发设计。 半潜船、物探船、起重船、铺管船、风电安装船、饱和潜水支持船……七〇八所在海洋工程辅助作业船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海洋装备自主开发能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打上七〇八所烙印的各型舰船从“黄水”“蓝水”走向“深蓝”,从沿江、沿海驶向大洋大洲,见证着中国舰船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新时代的浪潮里,七〇八所人将继续发扬以“胸怀祖国,献身军工”为核心的“远望精神”,创新攻坚,砥砺奋进,将“国之重器”的研制技术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段雪琼 李俨儿)